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4年 5月 13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公开披露监管问询函》(上证科创公函【2024】0096号)(以下简称“问询函”),公司董事会对上述问询函提到的问题格外的重视,现就问询函所涉及问题回复如下:
在本问询函有关问题的回复中,若合计数与各分项数值相加之和或相乘在尾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均为四舍五入所致。
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 2.55亿元,同比下降 44.89%,主要系大客户项目规划与交付验收减少。归母净利润 3,468.68万元,同比下滑 71.47%。2024年度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 2,325.97万元,同比下滑 55.26%,归母净利润-1,117.44万元。
请公司补充披露:(1)大客户项目规划和交付验收减少的详细情况,包括不限于客户名称、是否属于关联方、具体项目名称、规划或交付减少原因,合同相关方是否构成违约及救济措施(如有);(2)推迟规划验收项目的期后建设进展、预计完工交付并确认收入时间,合同履行是不是真的存在障碍及应对措施;(3)结合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变化、公司大客户的真实需求变动、新签订单情况、2024年一季度业绩等,说明公司收入是不是真的存在持续下滑风险、持续经营能力是不是出现重大不利变化,补充披露公司未来提振收入、增强业绩的具体举措。
一、大客户项目规划和交付验收减少的详细情况,包括不限于客户名称、是否属于关联方、具体项目名称、规划或交付减少原因,合同相关方是否构成违约及救济措施(如有)
公司主体业务来源于核工业及军工领域,客户提出订单需求及公司取得订单的时间,受到客户年度预算、具体采购实施时间、相关建设项目进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一定波动性和不连续性。此外,公司部分项目具有合同金额较大、交付周期相对较长、牵涉环节较多等特点,受大客户重点专项工程进度规划影响较大,造成公司年度之间订单取得不连续、业绩波动较大。
2023年度,因客户单位受相关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采购进度、建设规划等有所调整。核工业领域,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司所处的核燃料循环产业链各环节需求同步提升,但整体建设投入节奏有先后,部分环节重点专项工程建设项目因建设规划、零部件国产化要求等原因,包括项目立项、招投标及交付等有所调整;军工领域,公司重点布局的智能化、数字化产品需求量增加,科研验证取得较好结果,但相关项目立项、批产等启动延迟。因此,公司的部分项目规划和验收节点较预期出现某些特定的程度延后。
因大客户部分项目交付验收延后导致公司 2023年收入确认减少的详细情况如下:
此外,部分大客户项目规划调整后,导致公司 2023年新签合同金额减少,也对公司 2023年造成不利影响。受影响的部分项目情况如下:军用特种机器人(防爆 AGV)、军用智能保障装备及综合系统、核工业智能装备系统等,合计约 10,000万元左右。
公司产品主要集中应用于核工业领域,主要客户为中核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的下属单位,包括企业和部分科研院所。而我国的核工业由于其国家战略定位的重要性以及核领域的准入门槛,主要由中核集团和他的下属单位来布局、规划和运营。同时,上海中核浦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浦原”)为公司持股 5%以上的股东,因此,基于上市规则及谨慎性考虑,中核集团下属单位被认定为公司的关联方。上述项目主要系中核集团承建的重点专项中的一部分,故上述延后的核工业领域相关项目的客户多数为公司关联方。
公司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由于真实的情况与预期计划发生明显的变化,客户就项目交付与公司充分沟通后,双方对于延后交付达成甲乙双方真实的合意,实质上对原合同的交付进度进行了变更。因此,虽然公司与客户的合同中约定了违约责任,但由于合同双方仍在继续履行合同,故实际并未追究违约责任,也未实际采取相关救济措施。
二、推迟规划验收项目的期后建设进展、预计完工交付并确认收入时间,合同履行是不是真的存在障碍及应对措施
随着相关影响因素逐步消除,核工业、军工等领域的部分项目建设与投资已陆续恢复或相继启动,如核工业后处理板块等部分项目已于 2023年四季度开始陆续招投标,公司亦已取得部分项目相关订单。
截至 2024年 4月 30日,上述推迟规划验收的项目期后建设情况、预计完工交付并收入确认时间情况如下:
三、结合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变化、公司大客户的真实需求变动、新签订单情况、2024年一季度业绩等,说明公司收入是不是真的存在持续下滑风险、持续经营能力是不是出现重大不利变化,补充披露公司未来提振收入、增强业绩的具体举措
在近年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公司凭借其在核工业智能装备领域的深耕,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随着行业向多元化、专业化及定制化趋势迈进,特别是在国家碳中和战略推动下核能行业的蓬勃发展,公司定位精准,抓住了核工业高水平发展的战略机遇。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创新上。在这一高度专业且技术密集的核工业领域,公司不仅掌握了特种机器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数字化等关键技术,还形成了独特的自主产品体系,建立了符合国军标及核安全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产品的高可靠性与安全性。通过不断的产品技术迭代,公司在特种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两大板块均实现了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如防爆 AGV产品的推出及智能保障系统的初步研发,体现了公司面向核工业及军工市场需求提供综合智能解决方案的能力。
依托于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浙江大学-景业智能核工业先进的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公司主导了长三角科学技术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重点任务、省级首台(套)产品、“尖兵”攻关项目等。这些科研活动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技术创新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的市场地位。作为中核集团长期的合格供应商,公司产品已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多个国家级核工业项目,赢得了客户高度评价,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
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技术与产品优化,实现了核心产品如电随动机械手、分析用取样机器人、箱室智能装备等规模化应用与经济效益,成功推动了相关这类的产品的系列化、型谱化发展,拓宽了应用场景,满足了更广泛的市场需求。
核工业作为高端科技行业,不仅需要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还需要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制度,而且受到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约束,其技术门槛非常高。公司在核工业领域已建立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由于该行业的高门槛特征,公司上市后,该领域尚未有新的有力竞争对手出现或大量的竞争对手涌入。
综上所述,公司在核工业与军工领域展现出了明显的技术与产品的优点,建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面对行业技术方面的要求不断的提高的挑战,公司凭借其技术积累、创新驱动、以及在关键领域的深度布局,有效应对市场之间的竞争,维持并强化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公司所面临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未出现重大变化。
公司的主要客户为中核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A军装备部单位一等单位,这些客户主要承担了国家核工业和国防等领域建设的重要使命。核工业建设方面,截至 2023年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共有 26台,核电工程当年完成投资 949亿元,同比增长 20.8%;202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相继核准 10台核电机组建设,与上年持平。随着核电、乏燃料后处理板块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将带动整个核燃料循环产业链需求同步提升。国防军工方面,2024年我国国防预算继续增长 7.2%,增幅与去年持平,国防支出预算达 1.6万亿元;国防预算稳定增长趋势,推动军工行业发展进入快速阶段,总体表现出订单充足、需求旺盛、长期向上的特点。
因此,公司大客户将会持续投入建设,公司大客户的需求预测稳步提升,总体未出现重大变化。
2024年 1-4月,公司新取得的订单金额约为 5,530万元,2023年同期取得的订单金额约为 2,000万元,同比增长约 177%,且近期招投标项目陆续增多,公司业绩情况将会有所改善,新取得的订单情况未出现重大变化。
2024年一季度,公司取得的营业收入金额为 2,325.9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55.26%,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纯利润是-1,425.3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96.04%。根本原因为,公司大客户受到 2023年二季度开始的相关因素影响,公司部分项目未能按计划完成验收或启动,导致收入规模下降,利润水准下滑。
随着相关影响因素的逐步消除,大客户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将会恢复并正常推进,公司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订单落地并顺利交付。
(五)说明公司收入是不是真的存在持续下滑风险、持续经营能力是不是出现重大不利变化
综上所述,公司所面临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未出现重大变化,公司大客户的需求预测稳步提升,2024年新取得的订单情况良好,随着相关影响因素的逐步消除,公司在手订单的交付继续推进,影响企业业绩下滑的相关坏因不再持续,公司的收入不存在持续下滑风险,持续经营能力未出现重大不利变化。
公司始终围绕“135”发展的策略规划进行业务布局,积极拓展核工业全产业链,核燃料板块业务形成增量,非核领域业务有所突破。2024年,公司将全力推进业务布局,在核工业后处理、燃料板块、核技术应用领域继续稳步推进、夯实优势地位的基础上,重点突破核电业务,并热情参加先进堆、核聚变等新型领域;不断整合资源,大力开拓军工业务,保障军工业务形成增量并建立行业品牌;同时,围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技术链,在新能源等民品业务领域通过内部孵化、外部资源整合等方式实施多元化布局,为实现“核+军+民”梯队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措施如下:
公司的核工业产品主要使用在于乏燃料后处理等领域,公司的电随动机械手、分析用取样机器人等国内首台(套)产品获得相关客户的应用好评并产生规模化经济效益。同时,公司的耐辐照关节式机器人和坐标式机器人已形成型谱化、系列化,公司已在乏燃料后处理环节批量供货。此外,随着客户新专项工程的启动,公司将会热情参加到项目的招投标中,积极获取订单,深耕核工业后处理领域。
在业务开拓方面,保障重要客户和重点项目不容有失,深度梳理在订单开发过程中各环节的权责,制定一套有利于重要客户维护、重要项目策划、重要事项跟踪服务等系统化管理机制和流程,以保证重点项目顺利落地。
2023年度,公司在核燃料循环产业链中增加了核燃料元件制造环节的业务布局。依托西南办事处,公司成立了相对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实现从需求交流、售前方案、研发、交付和实施等环节的全流程服务,获得了客户认可,并与相关客户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开展业务、研发、产业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为进一步拓展该领域业务承接大项目奠定了优势基础。2023年度,公司部分产品向核燃料元件制造领域的客户交付,产品质量和交付能力取得了客户的认可,未来,随公司业务能力口碑的积累和客户对公司粘性的增加,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在核燃料元件制造领域的市场份额。
基于核工业领域多年的经验和积累,公司积极探索核技术应用方面的业务机会,通过内部立项新产品研究开发、独立团队孵化以及外部团队并购等方式实施布局。
在国内核素和核药生产的发展机遇期,公司组建专业团队,提供从新型高精度耐辐照机器人、特色装备到定制产线的各种类型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已构建核技术应用领域的业务模式,在核素和核药领域提供智能化装备。目前,核素方面,已完成同位素制备的科研阶段,形成科研样机,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优化,试验验证完成后将转入批产阶段;核药方面,公司已与国内外核药领域专家合作,积极投入核药研究,同时,公司利用智能装备领域的经验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发核技术应用智能装备,包括核药房相关设备和给药系统等。公司通过内部立项新产品研究开发、独立团队孵化等方式,积极推动核技术应用的落地和产业化,取得相关订单,助力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
随着核电机组的陆续批准建设,核电领域的智能化需求逐步的提升。公司瞄准核电领域的业务机会,大力投入研究开发,目前,公司已投入电气贯穿件、自动装卸料机等项目的研发,其中,电气贯穿件已完成样品试制,进而形成系列化产品;装卸料机有关产品已基本定型,相关装备进入研究阶段。基于公司的努力和实力,公司正积极开拓国核和中广核业务,相关这类的产品研发和合作订单项目有序推进。
凭借核工业领域的高品质产品交付经验,公司积极开拓国防军工领域相关客户。由于国防军工领域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品同样存在高技术壁垒,基于自身技术和产业链优势,公司已与合作伙伴和大客户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推进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业务端已形成特定场景装备、综合系统解决方案、特种机器人(AGV)为主体的三大产品布局,公司已取得了 A军装备部单位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下属单位等客户的订单与战略合作,为保障后续军工业务快速形成体量和行业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公司从始至终坚持在民用智能装备领域中保留专门的团队,以促进公司多元化发展,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已在新能源、医药大健康、职业教育等领域为客户进行供货,并取得了客户的认可和肯定。未来,公司将在民用智能装备领域继续深耕并不断创新。
公司一手抓业务开拓,一手抓技术实力的提升,始终将研发投入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原先八项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公司又形成了高精度电驱式核级机器人技术、智能仓储场景防爆全向重载 AGV整机设计与核心部件开发技术等核心技术,并积极开展智能保障系统研发、核技术应用智能装备、新型退役机器人等项目的研发工作,为未来业务的开拓储备自身的技术实力。同时,公司积极引进高端业务技术人才,增强公司的人才优势,提高自身的软实力。
综上所述,公司围绕“135”发展的策略规划积极布局,在现有产业链业务领域相关优势基础上,在军工领域形成业务增量。同时,重点推进“机器人+智能化”技术迭代发展,在核技术应用等领域方向进行探索,并对未来潜在业务机会进行关键技术和人才的储备,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提振公司收入,增强公司业绩。
(一)取得公司大客户项目规划和交付验收减少项目的明细表,了解公司交付验收减少项目的情况;
(二)对公司高管进行访谈,了解公司大客户项目规划情况、公司自身项目交付验收减少的原因;了解公司未来发展的策略和规划,了解公司的业务开拓情况; (三)查阅公司公告、年度报告等资料,了解公司的战略规划、业务开拓情况;
(四)获取公司主要项目合同,查看合同约定交付及验收周期,并与真实的情况对比分析;
(一)取得公司大客户项目规划和交付验收减少项目的明细表,了解公司交付验收减少项目的情况;
(二)对公司高管进行访谈,了解公司大客户项目规划情况、公司自身项目交付验收减少的原因;了解公司未来发展的策略和规划,了解公司的业务开拓情况; (三)查阅公司公告、年度报告等资料,了解公司的战略规划、业务开拓情况;
(四)获取公司主要项目合同,查看合同约定交付及验收周期,并与真实的情况对比分析;
(一)大客户项目规划和交付验收减少的项目规划或交付减少的原因合理,合同相关方未构成实质上的违约,相关项目未实际采取救济措施;
(二)推迟规划验收项目期后进展正常,预计将于 2024年交付,合同履行不存在障碍;
(三)2024年一季度业绩仍受大客户项目规划及交付影响,公司所处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大客户的真实需求、新签订单等情况未出现重大变化,公司收入持续下滑风险较小,持续经营能力未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已补充披露未来提振收入、增强业绩的具体举措。
年报显示,(1)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 2.2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87.94%。其中,1年以上金额约 1.7亿元,金额占比较高且同比增长。应收余额(含其他非流动资产)2,455.98万元,主要为质保金且未约定信用期,合同资产减值损失 197.28万元。(3)前五名客户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期末余额合计2.33亿元,占比 93.33%。(4)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 1,147.07万元,同比增加78.67%;应当支付的票据期末余额 3,361.2万元,同比增加 379.13%。(5)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 2,233.5万元,同比减少 57.41%,主要系销售合同回款未按计划完成以及缴纳税金支付的现金增加。
请公司:(1)补充披露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客户及对应金额、主要销售内容、关联方客户金额及占比、期后回款情况,说明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同比变动情况及原因;(2)补充披露列示为其他非流动资产的合同资产金额、发生原因、收款方、账龄及是否逾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过程及依据;(3)结合公司对各类客户收款条件、信用政策、结算方式等,说明公司有无逾期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如有,披露具体客户、金额、逾期期限、未来还款安排及履约能力,并说明逾期款项对坏账计提影响;(4)补充披露质保金未约定信用期原因、是不是满足行业惯例、已交付项目质保金回款情况,相关情形是否影响公司收入确认和减值计提;(5)补充披露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坏账计提比例确定依据、是否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历史年度有无调整、所考虑的前瞻性信息、是否充分识别应单项计提坏账,公司坏账计提是否充分、及时;(6)补充披露前五大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客户、销售内容、应收款金额,和前五大收入客户的匹配性及差异原因,并结合前述分析,说明本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性应收款项变动幅度差异较大原因。(7)应收款项融资和应付票据的具体构成、发生原因、交易内容、收付款对象、变动原因及合理性;(8)分析并补充披露公司收入、应收应付款项变动、税金支付影响等和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变动的匹配性,公司、偿债能力有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一、补充披露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客户及对应金额、主要销售内容、关联方客户金额及占比、期后回款情况,说明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同比变动情况及原因 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客户及对应金额、主要销售内容、关联方客户金额及占比、期后回款情况补充披露如下:
如上表所示,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客户余额变化主要由于公司应收航天科工集团单位二和航天科技集团下属单位余额分别增加 7,038.35万元和 1,685.05万元,占应收账款增加总额的 94.89%,主要系以前年度完成的工程项目回款滞后导致。
航天科工集团单位二和航天科技集团下属单位以前年度完成的工程项目回款滞后的主要原因:(1)受 2023年核工业领域集团客户相关因素影响,部分客户付款有所推迟;(2)航天科工集团单位二和航天科技集团下属单位客户尚未收到终端业主的部分款项,故暂未付款给公司。
二、补充披露列示为其他非流动资产的合同资产金额、发生原因、收款方、账龄及是否逾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过程及依据
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装备及特种机器人系列产品,一般为非标定制产品,产品的设计、生产等制作周期较长,公司与客户在合同中针对付款方式,一般按照合同签订、设计、出厂、验收、质保等不同环节设置不同的付款节点,各付款节点支付约定比例的金额。公司收款条件与传统制造业的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型企业约定“交货后 n天付款”的客户信用期有所不同,客户通常达到付款节点后发起付款流程,内部审批通过后进行付款。结算方式一般为银行转账或承兑汇票。
合同签订生效后支付 30%左右,出厂验收或到货签收后支付 30%,设备 单体调试验收完成支付 10%,安装调试验收完成后支付 20%,剩余 10% 质保金,质保期 12-36个月。
合同签订生效后支付 10%-40%,出厂验收或到货签收后支付 10%-30%, 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支付 20%-40%,剩余 3%-10%质保金,质保期 12-36 个月。
合同签订生效后支付 30%-40%,出厂验收或到货签收后支付 15%-40%, 现场设备安装调试完成支付 10%-30%,配合买方在最终使用地完成系统 调试、人员培训等工作支付 10%,剩余 10%质保金,质保期 12-18个月。
公司逾期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含列报于其他非流动资产的合同资产,下同)统计如下:
项目执行过程中,达到合同约定的付款节点后,公司向客户提出付款要求,发票流转及客户付款审批流程需要一定时间,其中,央国企客户一般上年末、当年初制定预算并安排当年采购计划,下半年开展项目验收及付款。因此,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存在一定期限的逾期。
除上述原因以外,还受客户 2023年项目各节点工作推迟、终端业主未付款等特殊因素影响,航天科技集团下属单位、航天科工集团单位二的逾期金额较大、逾期期限较长。航天科技集团下属单位、航天科工集团单位二作为央企下属单位,履约能力较强,根据客户访谈情况,预计 2024年可收回大部分款项。
公司虽出现逾期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但客户主要为央国企集团下属单位、上市公司下属单位等,财务安全性相对较高,公司已按账龄组合足额计提预期信用减值损失。
四、补充披露质保金未约定信用期原因、是否合乎行业惯例、已交付项目质保金回款情况,相关情形是不是会影响公司收入确认和减值计提
由于公司产品高度定制化特点,公司与客户在合同中一般按照合同签订、设计、出厂、验收、质保等不同环节设置不同的付款节点,各付款节点支付约定比例的金额。金额较大的合同通常都会约定质保金,不同项目的质保期、质保金比例有所不同,质保期通常在验收完成后的 1-3年,以 1-2年居多,质保金比例通常为合同总金额的 3%-10%。
截至目前,公司 2023年交付验收的项目的质保期尚未结束,质保金尚未回款,考虑公司质保期较多为 1-2年,故列示公司 2022年末应收质保金的期后回款情况。
截至 2024年 5月 24日,公司 2022年末质保金余额及期后回款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达到合同约定的质保金回款节点后,由于发票流转及客户付款审批流程需要一定时间,故公司应收质保金存在一定的逾期。另外,航天科技集团下属单位、航天科工集团单位二存在 2023年项目各节点工作推迟、终端业主未付款等特殊因素影响,导致公司部分质保期已满的质保金尚未收回。
公司在销售合同完成验收,达成收入确认条件时,一并确认应收质保金。公司 2022年末应收质保金尚未收回的项目,公司与客户不存在质量纠纷、退货等事项,剩余未收回质保金不影响企业收入确认。公司对于应收质保金已从项目验收时点起算账龄,按照账龄组合计提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减值准备,剩余未收回质保金不影响减值计提。
五、补充披露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坏账计提比例确定依据、是否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历史年度有无调整、所考虑的前瞻性信息、是否充分识别应单项计提坏账,公司坏账计提是否充分、及时
公司与同行业能够比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坏账准备计提政策比较情况如下:
由上表可见,公司与可比公司先导智能、申昊科技、亿嘉和均按照账龄组合及比例对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计提坏账准备。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中等水准相比,公司 3年以内的各账龄坏账计提比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相当,账龄 3-5年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公司坏账计提政策较为谨慎。公司历史年度未调整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坏账计提政策。
公司 2023年末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如下:
如上表所示,公司 2023年末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13.69%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 14.41%基本相当,公司客户主要是央国企集团下属单位、上市公司,在行业内拥有非常良好的资信状况。公司结合客户信用情况,按账龄组合对应收客户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计提了坏账准备,公司坏账计提充分、及时。
六、补充披露前五大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客户、销售内容、应收款金额,和前五大收入客户的匹配性及差异原因,并结合前述分析,说明本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性应收款项变动幅度差异较大原因
如上表所示,公司 2023年末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金额较 2022年末减少3,985.78万元,下降 13.79%,2023年营业收入较 2022年减少 20,804.91万元,下降 44.89%,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下降幅度小于营业收入下降幅度,主要是公司 2023年对航天科工集团单位二、航天科技集团下属单位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降幅小于收入降幅导致。